空间战争_信息化战争是几维空间战争

       下面将有我来为大家聊一聊空间战争的问题,希望这个问题可以为您解答您的疑问,关于空间战争的问题我们就开始来说说。

1.国际空间站 本期话题:空间站的军事作用

2.分析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点,谈谈我们如何正确看待现代战争?

3.信息化战争空间急剧扩展的原因

4.信息化战争的作战空间是

空间战争_信息化战争是几维空间战争

国际空间站 本期话题:空间站的军事作用

       为了满足广大读者对太空、对宇宙的好奇主,本刊特推出“宇航博士”栏目,欢迎提问,推荐话题,更欢迎专家和“知情者”常来作客,共同办好这个“有你、有我、有他”的互动栏目。 

       空间站能成为太空中的航空母舰吗?

       太空跟海上不一样,大型空间站虽然相似于航空母舰,而且也有很多的军事作用,但在未来战争中还不能像航空母舰那样发挥重要的军事作用。

       上一期介绍过的“载人轨道实验室”,有何军事作用?

       美国和苏联都十分重视空间站的军事应用。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美空军就搞了一个“载人轨道实验室”计划。“载人轨道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1)研究用载人航天器作为地面军事行动指挥部的可能性;(2)检查和摧毁敌人的卫星和飞船;(3)对地面军事目标进行摄影侦察;(4)研究对敌人的目标进行电子侦察的可能性;(5)试验在轨道上组装大型军用设施的可能性;(6)对人在太空完成军事任务的能力进行定量研究。由于各种原因,“载人轨道实验室”计划于1969年被撤销。

       苏联的军用和民用“礼炮”号空间站有何区别?

       民用“礼炮”号空间站的轨道比较高,一般为340~350千米。这种高轨道有利于进行天文观察,又可减少大气阻力,节省推进剂和保持高度。站内的遥测系统使用标准的“联盟”号飞船的频率15.008兆赫。航天员中飞船工程师都是文职人员。站的工作舱的后部有一圆锥形空间,安装有天文观察仪和天体物理测量仪。军用“礼炮”号空间站的轨道比较低,为260~270千米。这种低轨道有利于进行军事侦察,但需要经常进行轨道校正。工作舱后部圆锥形空间内安装的是高分辨率的摄影机,用于对地面进行摄影侦察。站上遥测系统使用的是19.944兆赫的频率。所有航天员都是军人,飞船工程师也不例外。军用空间站飞行时间比较短,还可以无人方式工作,能定期自动将胶卷盒弹出来,由地面工作人员回收。虽然军用空间站的飞行时间比较短,但航天员仍能完成大量的军事任务。如“礼炮”3号的航天员,在飞行中一共完成400多项军事研究和试验任务。

       民用“礼炮”号空间站上是否也进行过军事研究和试验?

       苏联航天员不仅在军用空间站上进行军事研究和试验,而且在民用空间站上也进行大量的军事研究和试验。苏联在“礼炮”1号飞行期间进行过导弹观察试验,在“礼炮”7号飞行时,对载人空间站的军事应用价值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评估,特别是评估用空间站来支援陆、海、空军事行动的可能性。

       “礼炮”7号空间站上进行过哪些军事试验?

       苏联在“礼炮”7号空间站上的军事试验有五大类:(1)观察苏军在军事演习中为隐蔽行动而施放的烟雾以及燃料在空气中燃烧爆炸时产生的气体和油烟,航天员要对这些试验的隐蔽效果进行评估;(2)观察苏军的反弹道导弹试验,从反弹道导弹发射到拦截再入大气的敌人导弹弹头,进行全过程的观察;(3)观察苏海军演习,航天员在空间站上的观察是作为演习的一部分内容,用以研究空间站上的航天员进行指挥控制的可能性;(4)用特制的传感器观察苏军地基激光武器的试验情况;(5)用安装在空间站上的天基激光武器进行太空目标搜索和跟踪试验。

       “礼炮”7号空间站上的航天员将60%的时间用于军事侦察和监视。苏联航天员认为,人在空间进行侦察具有一般照相侦察卫星所没有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因为人在空间站上可以直接操纵照相机和其他观测仪器,可以有选择和有目的地进行拍照,可以对目标进行分析判断,因而获取的情报具有更大的军事价值。

       “礼炮”7号航天员使用的是MKF-6M多光谱相机。它是MKF-6的改进型,有6个镜头,4个记录可见光,2个记录近红外线,分辨率为20米,覆盖面积比MKF-6大84%,即每次曝光可拍照155×225平方千米的地面。该相机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用于普查,用它可分辨出军事设施的伪装,如自然生长的青草与伪装用的绿草。而且用它可推测出地下核试验所造成的土壤和树叶反射光谱特性的细微变化。“礼炮”7号航天员除使用MKF-6M像机外,还使用KT-140立体像机及其它观察设备进行军事侦察活动。

       “礼炮”7号侦察过哪些国家?

       “礼炮”7号对北纬51.6°至南纬51.6°地带的所有国家和地区进行过普查性的照相侦察。该空间站飞行轨道的地面轨迹是每隔两天重复一次,即每两天就可对同一地区重复拍摄一次。通过对同一地区新旧照片的对比,即可发现目标的变化。

       “和平”号空间站上是否也进行过军事侦察试验?

       苏联除在“礼炮”号系列的空间站上进行各种军事试验外,在“和平”号空间站上也进行了类似的试验。1988年苏联“暴风雪”号航天飞机首次发射,“和平”号空间站上的航天员用一种星战中使用的导弹跟踪传感仪进行了跟踪观察。在这次观察中使用的设备,除照相机外,还有分光仪和多光谱光电传感仪。由于“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与“和平”号空间站正好在同一轨道面上,因此站上的航天员对航天飞机飞行的全过程进行了观察。

       在未来战争中,空间站会参战吗?

       参战的可能性不大。这是因为空间站存在三个致命的弱点:(1)易损性大;(2)费用昂贵;(3)很多军事作用并不是在实战条件下试验出来的。

       为什么空间站的易损性大?

       小型空间站重18吨至20吨,中型空间站100吨左右,大型空间站在400吨到500吨以上,这些都是空间的庞然大物。这些庞然大物在空间战争中本来目标就很大,很容易被击毁,而在完成侦察等空间军事任务时,又要求在低轨道上运行,更容易被发现和击毁。现在的军用卫星易损性就很大,小型空间站的易损性比卫星大十倍,大型空间站的易损性比卫星大百倍。反卫星武器专家认为,现在从地面打军用卫星,特别是在低轨道上的一些侦察卫星,不一定要用先进复杂的反卫星武器,用探空火箭或中程导弹即可。一般业余的航天爱好者,用肉眼或简单的望远镜就能准确地发现和跟踪美国的侦察卫星。因此,在未来战争中要想打对方的空间站,真是极为简单而又轻而易举的事。空间站在军事上无论有多大的作用,如果没有很好的生存能力,如果很容易被敌人发现、跟踪和击毁,在未来战争中就毫无价值。

       空间站的建造费用有多大?

       建造空间站,费用非常昂贵。例如美国国际空间站的建造费用,在1988年的估算是215亿美元,1989年估算是247亿美元,1990年的估算是383亿美元。美国国会总会计室的估算,到2027年国际空间站的总费用将高达940亿美元。如此高昂的建造和维持费用将给国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就连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也不得不搞国际合作,与欧洲空间局、日本、加拿大和俄罗斯共同承担费用。任何国家的国防开支都是有限的,如果花费大量的国防经费来建造空间站,必然影响其它武器装备的采办。再加空间站的易损性大,在未来战争中很容易被敌人发现、跟踪和击毁,因此现在美国和俄罗斯的军事部门都不指望在未来战争中用空间站来作战。

       为什么说空间站的许多军事作用不是在实战条件试验出来的?

       上面讲的空间站的军事应用都是试验性的,而不是在实战条件下发挥出来的。例如军事侦察,空间站在完成军事侦察任务时必须是在低轨道上运行。而在低轨道上运行的空间站最容易受到对方的攻击。

       难道说空间站在未来战争中就没有应用价值了?

       当然不是。如果空间站能有效地克服这三个致命弱点,空间站不仅具有军事应用价值,而且在未来战争中还将发挥重要作用。

       空间站将如何克服这三个致命弱点呢?

       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超出我们讨论的范围,不过我们也可以简要地介绍一下。有些军事专家认为,有一种办法可以克服空间站的这三个弱点,这就是让空间站超小型化,即建造一种比小型空间站还要小的空间站。同时提高空间站的机动飞行能力,对空间站进行加固、隐蔽和伪装。这样即可大力提高空间站在未来战争中的生存能力,而且还可以大幅度降低空间站的建造和维持费用。★

分析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点,谈谈我们如何正确看待现代战争?

       信息化战争称为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

       信息化战争依托网络化信息系统,大量地运用具有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水平的常规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的作战方法,在局部地区进行的,目的手段规模均较有限的战争。

       信息化战争与以往战争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信息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变化。信息作为一种新型资源,改变了物质和能量的作用方式,进而改变了作战制胜机理,无可争议地成为生成战斗力的新的主导资源。

扩展资料

       信息化战争的形成条件

       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是促使信息化战争形态到来的原动力。

       二、军事斗争的需求是信息战争形成的直接动力。

       三、信息化战争形态的出现是战争形态自身发展的必然。

       四、战争目的和手段的矛盾运动,推动高效益战争样式应运而生,引起战争形态的质变。

       百度百科-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空间急剧扩展的原因

       战争可控性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所有的政治家都希望战争按自己的设计进行,但以往的战争缺乏可控性。往往是战争机器一运转,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战争的进程和规模难以控制。而高技术武器装备则是杀伤破坏力可以被有效控制战争手段,使战争具有一定的可控性,成为实现政治家政治目的的有效工具。高技术战争的可控性。

       战场空间广阔,就战场的空间形态而言,高技术武器装备在战争中广泛使用,极大的扩展了战场空间,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呈现出高立体、大纵深的特点,作战空间空前增大。

       系统对抗突出,军事对抗从来就是一种系统对抗。在高技术战争中,这种对抗表现得更加突出。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武器系统“一矛一盾”相互制约的状况已经被“多矛多盾”相互制约的新特点所代替。武器战斗交通的发挥,不仅取决于其战斗部的杀伤威力,而且还取决于构成点头体系的情报系统、指挥控制系统、通信系统、信息处理系统、机动系统、防护系统等各个子系统的共同作用。整个作战体系的作战效能不再是各个作战系统效能的简单相加,而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各的倍增关系,特别表现为几个关键性系统的效能之乘积。从武器装备方面说,任何一种高技术武器装备,如果没有其它武器装备的配合,无论它技术多先进,都无法完成作战任务。从作战方面说,随着高技术武器在战场的广泛应用,各个战场、军事力量不现形是单一作战,以多军种、多空间一体为特征的联合作战飞跃上战争舞台,单兵种决定战争胜利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回头了,只有依靠各军兵种和各种武器系统协调一致的行动,才能获得高技术战争的胜利。

       如何看待:现代战争是高科技战争,是信息战争。要加强军队信息化建设,加强培养军队科技人才,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普及信息技术。

       再具体的可以参考百度文库/view/766c87e2524de518964b7db2.html

信息化战争的作战空间是

高技术发展。

       高技术发展是信息化战争产生的直接动因。战争空间急剧拓展,信息化战争是高度立体化战争,即战争不仅在地面水面,水下进行,而且,向外层空间扩展。

       信息化战争作战空间的特征之一就是流动,包括作战的空间组织和空间关系的调整均在流动中实现。

       信息化战争的作战空间包括陆地、海上、空中、外层空间、电磁空间、网络空间等。

       一、陆地

       由于陆地仍然是人类生存的主要空间,信息化战争仍然要扎根于陆战场,要取得联合作战的胜利缺少陆军这个战场主体力量不行。

       二、海上

       海上信息战,海上交战双方在信息领域进行的对抗活动。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也使得信息化时代的海上作战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

       三、空中

       信息化战争之空中作战被誉为“现代高技术集合点”“现代高技术战争缩影”的空战场,是运用现代高技术最多、最密集的领域之一。

       四、外层空间

       信息化战争是高度立体化战争,即信息化战争不仅在地面水面,水下进行,而且,向外层空间扩展。

       五、电磁空间

       由于军事领域电磁应用的日趋广泛,使得战争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出现了与传统战场并重的新要素——电磁环境。所谓复杂电磁环境,是指在一定的战场空间内,由空域、时域、频域、能量上分布的数量繁多、样式复杂、密集重叠、动态交叠的电磁信号构成的电磁环境,其形成与发展及其对信息化战争的影响,当前十分引人注目。

       六、网络空间

       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已开始向地球的各个角落辐射。在社会经济领域普遍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同时,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设备也在军事领域得以大量采用,并成为军事现代化和武器系统的重要标志。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第六代战争

       今天的讨论已经涵盖了“空间战争”的各个方面。我希望您能够从中获得所需的信息,并利用这些知识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讨论,请随时告诉我。